知道自己作了恶,要诚心忏悔,从此断恶修善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月氏国,国王叫栴檀罽尼吒,他非常亲近三位智者。 第一位是马鸣菩萨,第二位是摩吒罗大臣,第三位是当时的名医,叫做遮罗…

烦恼和痛苦,都是因贪欲而来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

先人后己,舍得付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有个年轻人,因家境贫寒,辍学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虽然年少,但是他做什么都很专心,比如:他看景时不走路,因为走路分心,故他专心观景,尽情地欣赏;他走路时不看景,只观路,因为忽略了脚下,就容易摔跤…

遇到起嗔心之人,千万不要以嗔心回报

古德说:“嗔恚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 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天帝释提桓因的宝座上,天人见了很不是滋味,全都起了嗔心…

挑拔离间造口业,三世成为哑女之苦报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

布施的功德,不会因时光岁月而流失

从前有一位商人,长于经商,几年下来,赚了大量金银财宝。 然而,财产愈来愈多,也带给他更多的烦恼。为了保管财宝,商人每日苦思,烦恼不已:埋在地底下,担心会被老鼠搬走;藏在水泽草丛中,又担心被狐狸野兽带走…

如果过去不懂布施,今生就不能得到富贵

   坚定布施是因,福报是果 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是一位贤明君王,他有三位公主,他与皇后,最宠爱二公主善光。善光公主不但长得美貌端庄,性情温雅,而且身上经常绽放光明,每到晚上光明更是加倍,犹如白天。 …

贪心国王到了临死之际才知道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阿难尊者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是太难…

一位老父亲被七个儿子抛弃的因缘

 佛在舍卫城时,一对婆罗门夫妇生下七个孩子,父母精心喂养,培养每个孩子都通达世间一切学问,且均分财产,为其安置家业,过着幸福生活。不久婆罗门的妻子去世,婆罗门年迈体衰、两眼昏花、牙齿脱落,而七个孩子不…

九尾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修行的猫到佛陀那求法,它想求一个修后可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生死自由的大法。佛陀说:“修学此法须先发菩提心,依教奉行,还要精进修行,慈悲利益他人,不断积累功德,直至你修得长…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