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倒是想把所有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也可以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成才。可老师想教,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想学。有一类学生上课从不好好听,作业敷衍潦草,成绩“吊车尾”还洋洋得意,誓将摆烂进行到底。孔子说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如果学生甘当朽木、粪土,即使老师是能工巧匠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学习归根结底是一件非常考验主观能动性的事,个人态度决定了一个人80%的学习成绩。老师哪怕再尽职尽责,再有能耐,最多也不过能帮学生实现那区区的20%。孩子的好成绩,最终是要靠自己学出来的。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希望孩子好的人。每一位老师,都会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不在乎孩子们怎么看我,但既然我接手了这个班,就要对他们负责。学生喊我一声老师,我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乃天职,为人师表是初心。老师或许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想让孩子上进,为孩子着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其实,“教育”二字,包含“教”与“育”。一个孩子的成长,既离不开学校与老师的“教书”,也离不开家庭和父母的“育人”。无论学校教育有多出色,没有好的家庭教育也是白搭。无论老师多么尽职,那些无法教授的部分,始终是父母的责任。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高尚的人格等等,都需要父母帮孩子一点点养成。别等到孩子出现问题,等到老师反馈情况,或者孩子和你渐行渐远后,你才感到追悔莫及。《奇葩说》中,颜如晶曾说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正因为此,教育孩子要严加管教,该表扬的时候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严是爱,宽是害。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老师不姑息,家长不护短,孩子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