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熙皇帝执政后,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常常用珠宝奖赏尽忠尽职的官员。可是,携带这些珠宝很不方便,为此,他命人打造了十只结实的大铁箱,里面分别装上不同的珠宝,每只铁箱上各配了一把锁,每把锁只配了一把钥匙。
康熙皇帝觉得把十把钥匙带在身上很不方便,于是亲自挑选了十位可靠的大臣,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把钥匙,要他们各自保管一个铁箱。
可是没过多久,康熙感到这样也很不方便。因为这十位大臣并不是天天同时陪伴在他的身边,当他需要取出某件珍宝时,负责保管那个铁箱的大臣可能偏偏不在。
有一天,康熙要求众大臣在不另配钥匙的前提下,想出一个打开箱子最简捷的方法。大臣们一个个皱着眉头想了很久,谁也没能想出令人满意的好办法来。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皇上,我知道开箱的办法。”众人循声望去,原来说话的是小太监布扎拉。康熙皇帝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布扎拉回答:“回禀皇上,把十把钥匙与箱子对应,分别编为一至十号,然后将二号钥匙放进一号箱子里,三号钥匙放到二号箱子里,以此类推,十号钥匙放在九号箱子里。这样,只要您拥有一号箱子的钥匙就可以打开所有的箱子了。”
康熙皇帝见布扎拉小小年纪却想出了这么巧妙的办法,惊讶不已。后来,他让布扎拉做了自己的贴身太监。
看到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再去配制一副钥匙,?很少有人能想到布扎拉这样的办法。其实,布扎拉的智慧就在于他做事时积极地思考,不受常规思路的影响和局限,所以能够找到最便捷的办法来保管钥匙、打开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