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做笔记的重要性。学会做课堂笔记是孩子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方法。
做好笔记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孩子的,学能力、综合能力和总结结归纳能力。一个完整的课堂笔记,可以后映出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次序。可以说,课堂笔记是孩子的信息库和资料库,它为孩子课后复习和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又是教材和参考书中所找不则的宝贵内容。
做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孩子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促使孩子听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更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四个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多炼孩子的器官协调能力。笔记对帮助孩子巩固知识,锻炼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
一是记笔记时集中注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似是而非,自然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课堂笔记肯定做不好,即使随手记下一些东西,也是不成系统的。所以,做好课堂笔记的首要因素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听课。
1.注意听和记相结合。
有的孩子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模式。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好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自己却不知道老师说了些什么。这些孩子过分依赖笔记而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些精彩分析,使自已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2.不要让书写速度影响到听课。
课堂笔记在一定时间内内完成,因此,孩子在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方面要同老师协调一致。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笔记就会不完整成没有条理,影响笔记质量。这就需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比如,不必将每个字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书写(当然,要自己看得明白),可以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食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
二是笔记要有重点。老师的讲课是有主次的,因此,笔记也应有详略。不分重,点地将老师的话全部记录,或没有联系地乱记都不是记录的好方法。应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及自己认为掌握不够的地方进行重点记录。
1.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一般说来,?老师的课堂板书就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纲目。这些纲目是老师在特别了解教材内容基础上,根据教学体会写出来的,它基本上能反映授课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有助于孩子理解、掌握、复习新课内容后的知识体系,所以,孩子不妨将它记在笔记上。
3.记下老师强调的知识点。
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通常,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形式出现,关键词是指在讲课内容中具有重要位置的词语,可以作为记忆的引发器。线索性语句是老师用来提示即将出现的重要信息的语句,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得出的主要结论…..“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等等。听到这样的语句,就要注意记录老
到的关键内容。
3.记下老师讲解的解题方法。
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常常会讲解解题的技巧、思路和方法,这的对于开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万是十分有益的。孩子可以将这些力方法记录在册,并根据所记录下的方法,进行理解、复习,并且日积月累举一反三,这样无疑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记下有疑问的知识点。
孩子在预习的时候,还没有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尤其是经老师讲解仍不懂的,更要记下来,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可以带着笔记本和笔,请给你答疑的老师或同学直接在笔记本上写下要点、例句或典型例题,也可以边听讲解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