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自学网 故事荟萃 流转于校园深处的幸福时光(一)

流转于校园深处的幸福时光(一)

  记忆的窖藏里,有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那是我生命最初栖居的家园。院落隐匿于校园深处,两扇斑驳的红漆木门后面,虽然不大,却也容纳了20几户普普通通的教师家庭,他们在这里工作着,生活着,以校为家,家校不…

 

记忆的窖藏里,有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那是我生命最初栖居的家园。院落隐匿于校园深处,两扇斑驳的红漆木门后面,虽然不大,却也容纳了20几户普普通通的教师家庭,他们在这里工作着,生活着,以校为家,家校不分,平日里耕耘于三尺讲台,闲时便在小院耕耘着自己的生活。

校园坐落于关中腹地白鹿塬下,是大西北成百上千所乡村学校之一,周围环绕着农田村舍,稍不留意便会淹没其中。不过校园终归与村落不同,少了喧闹,多了些静谧;少了闲散戏谑,多了肃穆庄重。有些清雅脱俗,卓而不群,却又湮没于红尘,吮吸着俗世的烟火。

  一

  小院不大,只有二十几间房舍,不过每一间房子都囊括了一个家庭,一家子少则三口人,多则五、六口,全生活在十几平米的空间里,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也全在屋子里,基本上除过床铺、桌椅和简单的炊具外,已无立足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对物质条件也没什么要求,一家人如此亲密无间,倒也其乐融融。

房间是砖木结构,竹篾编织的顶棚,不隔音,邻里间言语之声相闻,谁家做什么饭、炒什么菜,也嗅得出味道。家与家之间没什么秘密可言。平时东家进西家出,大可随意。谁家做了可口的饭菜,也会送给别家尝鲜,整个小院和一个大家庭一样。虽然日子清苦些,但大家生活的热闹又快乐。

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改观。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关注教师。为改善教师居住条件,上级拨款兴建了新居,新房被称为“母子房”,即一个大间套一个小间,外带一个小厨房,虽然只能解决半数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也足够让人高兴和振奋了。

随后,学校的变化与国家的改革发展同步,虽说不上日新月异,却也是旧貌换新颜了。我因为外出求学,与校园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并在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越走越远。但内心深处,校园和小院始终那么亲近,那里的房屋、树木、花草,还有头顶的一轮圆月,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样貌,在生命的天空静静伫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学数学 自学网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jdh

广告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