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张女士相信,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诚实的人,自己要对孩子说话算数。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让张女士没法对孩子说话算数:说好下班早点去接孩子,可是半路自行车胎爆了,一下就耽误了半个小时;公司突然周末加班,让原来许诺带孩子去公园的计划泡汤了….
我们的父母亲有时总觉得孩子应该像大人一样明辨是非、分清对错,在孩子还未定型时,一厢情愿地想把一些所调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有时甚至不惜伤害与孩子的感情,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因为父母孩子心里以为这这样是对孩子好。在所有的此类教育中,最可怕的就是父母不许孩子说谎,不许孩子承诺了又反悔,为了以身作则或言传身教,父母就对孩子说话算数。
说位姓伍的人和孩子戏言,说孩子如果做什么事,他就将家里唯一一条耕牛宰杀来吃。孩子竟然就去做了。姓伍的开始反悔,因为耕牛杀了就无法耕地。可为了让孩子学会承诺必质践诺,姓伍的忍痛把耕牛杀了,最后只能自己背着铁犁去耕地。小时候,父亲时常用这个故事为我醍醐灌顶,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我觉得这个故事给中国人的真正含义是:慎言,千万不要轻易对人承诺,那怕是自己的亲人,说话要谨小慎微,不然吃不了就得兜着走。这样的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循规蹈矩的人。
有个8岁的男孩子有一天和父母逛商场,听到有人弹钢琴。美丽的琴声吸引了他,他拉着父母走到乐器店,痴迷地望着那架钢琴。父母经济并不好,对音乐也是一窍不道,看到那价签上的天文数字,两个人手心都出了汗。儿子说:“妈妈,我要一架钢琴!”父母听来不亚于是一声惊雷。但这对父母是要强的人,左邻右舍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培养各种艺术兴趣或体育才能,万一自己的孩子正就是那块莫扎特、贝多芬般的料子呢?于是他们和孩子达成协定:“保证每天弹两小时以上的琴”,儿子非常高兴地用幼稚的笔触写下了看起来并不算难的保证,而父母也通过亲人的借贷买回了琴。
而时间不过仅仅过了一年。在这一年里,平静和睦的生活被彻底粉碎了,父母一定要孩子每天完成两小时弹琴的承诺,而孩子早就把弹琴看成苦差事,他的兴趣已经变成别的东西。父母不依不饶,孩子就像被诺言套牢的狼,变得非常且野。父母不得不强行控制他,他就反抗;反抗没有用,就出现许多心症状,一摸钢琴双手就会不自主地痉挛发抖。钢琴只会是他的敌人,一剥夺他许多兴趣和快乐的敌人。母亲担心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我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他做的许多事都是一种对生活的试探,最后得由他自己来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利用他的无知来诱他承诺,逼迫他不得不选这种生活,孩子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还多,父母接受了毁约的提议,孩子的手再也没有出现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