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在一家IT公司上班。孩子即将出生,因为没有父母公婆帮忙带孩子,而且现在上海请专门带小孩的保姆价格太高,还不放心,算来算去还不如自已辞职回家带。但同样也面临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后怎么办?未来的职业如何?现在我也没想好以后到底干在么。毕竟做打T的,年龄越大越容易被淘汰。到底我该何去何从?
回答:鼓励母亲在家养育孩子到3岁,应该是提升中国人素质都有效的国策。中国文化基本是母性教化衍生而来,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其他的行人大多因为父亲早亡,背后有一个温暖、坚定、聪慧的母亲20世纪是弗洛伊德的世纪,原因正是心理学揭示儿童早年的遭酒天定着他成年以后的心理与生理的素质。为了保障孩子的心理发展,要求女性为幼小的孩子辞职在家基本上是全球人类的共识。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曾在一次儿童节发言“如果我有一个孩子需要养育,我会辞掉总理回家陪伴孩子”。如果母亲生育了孩子却为了事业发展把他交给他人去带,会被认为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的自私的行为,她的朋友们会瞧不起她。几乎所有发达和相对发达的国家都会给在家养有孩子的母亲一些重要的社会保障和普遍的尊重,当她们重返社会工作的时候,社会会给予优先的权益。中国从建国开始就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今天我们不保障儿童的利益与权益,不给予孩子社会关怀的温暖,那么当他们长大主掌社会时也难以给予他人温暖。
儿童成长时期的衣食住行,只靠学习雷锋来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是完全无效的。心理学认为3岁以前的经历决定人成年以后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母婴关系、衣食住行的基本满足、温暖安全的社会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今天主导社会意识的人出生于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大多缺乏母亲的陪伴、物质匮乏、社会动荡不安,无论今天这群人变得多么富裕,内心依然保留着冷漠、不安、物质饥渴感,缺乏信任、满足与社会责任。90%以上的心理疾病在儿童3岁前就种植下来了,如果母亲能够全心地养育孩子到3岁,那么孩子的人格可以拥有自尊、自信、善良、爱、共情、自由决策、独立,责任心强等美好要素。我相信母亲亲自养育孩子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尽责,义不容辞。呼吁政府用切实的方法保障回家养育孩子的母亲的经济收入与生活品质,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