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知觉发展具有生物学循序渐进的特征:首先是触觉,让新肤饱满接独外部世界是重要的。皮肤知觉的发展会很好地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不要把孩子包裹得太紧,让他的皮肤更多地暴露在空气中,家长对孩子的抚触是唤醒孩子皮肤知觉最好的方法,一定要多触摸与拥抱孩子。儿童触觉发展涉及质感和温度感,在嗅、听、视觉没有发展成熟时,皮肤会保持一些嗅、听、视觉的功能,甚至具有色彩的识别能力,只是孩子不能表达,家长因此也无从得知。
伴随出生,孩子的嗅觉开始了迅猛发展,在半岁左右,儿童的嗅觉就基基本饱满了。如何让孩子的嗅觉敏锐,跟他在半岁前接受过什么气味有很大关系。大自然充满着很多气味,大人的嗅觉已经退化,唉孩子却很敏感。两个月以后,孩子的视听功能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一直持续到两岁前后到达顶峰。这个时候,孩子对色彩、形体、图像的辨别能力比大人要强很多倍,听觉也样,可以分辨出许多细微的声音,并针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反应,但孩子的脑皮层功能还未发育,所以对色彩与因素缺乏归纳的能力,也难以恰当表达,但观察孩子身体的反应可以识别孩子的知觉能力。神经生理学认为孩子的神经末梢缺少髓鞘完整的包裹,所以对信息的反应虽然敏感,精细定位与固化反应的能力却比较差,等到神经发育完成,孩子的知觉才开始日渐完善。
随着孩子的社会学习与语言表达,孩子的大脑开始对一些信息强化保留,对一些信息就筛除与忽略了。两岁的孩子知觉识别能力会有明显的衰退,如果环境单调、信息刺激单一,衰退就更明显。孩子大脑发展越快、语言学习越早、归纳与理解能力越强,知觉的废用与退化也越多。生命体现着用进废退的进化特点,如果想保持孩子的知觉能力就必须经常带他去大自然,减慢语言表达,尤其晚一些识字是重要的。知觉的饱满相似于心灵的饱满,智慧与创意随之而来。所以古人说贵人语迟,大智慧的人小时候语言不发达。
孩子的脑皮层在六七岁开始生长,到14岁时饱满,理性知识、言语的学习可以促进皮层的功能开发。西方的孩子上小学才开始认识字母是有科学依据的,东方的孩子过早地接受文字信息的刺激,孩子学习抽象的文字符号时,大量的知觉特征就被分类简单化了,这可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