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自学网 家长帮 《了凡四训》里的教育智慧

《了凡四训》里的教育智慧

  (了凡四训)本为(训子文)《成子文),是了凡先生在69岁所作的家训,以此教育他的两个儿子衰天启、袁天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惠的标准,改过迁善,谦逊谨值。后来,有识之士为了启迪后人,就改成了(了…

 

(了凡四训)本为(训子文)《成子文),是了凡先生在69岁所作的家训,以此教育他的两个儿子衰天启、袁天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惠的标准,改过迁善,谦逊谨值。后来,有识之士为了启迪后人,就改成了(了凡四训),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四训,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等之方和谦德之效。这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他先前被孔先生算定的命运都一一应验,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不断改过,行善,谦卑做人,最终改变了命运的过程,也说明了人们是完全可以掌控和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自求多福的。可以说,这本书是立命、修身、治世的教育经典,凝聚了了凡先生一生的道德学问和涵养。书中融汇了中华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如佛家的慈悲、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仁爱,结合起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瑰宝,被誉为400年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传家之宝”。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读完《了凡四训》后改号“涤生”。涤,即“涤其旧染之污”;生,即了凡先生所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曾国藩先生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书。

下面简要说一下“四训”所讲的内容。

(1)立命之学。

立命之学,是了凡先生“四训”的第一训,?讲的是怎样改造命运,?怎样重建幸福美满的人生。立命之学告诉我们,命运真正的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改造命运的方法即了凡先生所提的“-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员无所不通”,也就是说,要想自己的命运变好,就-定要有一?-颗好心。?安身立命,无非是看自己的存心善恶而已,所谓“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2)改过之法。

立命之学,讲的是改造命运的原理,而“改过之法”是改造命运的第-步。改过,就是改变过错,改正过失。如果不去改过,纵使是在行善,也因为善里夹杂着恶而不是纯善,福气就会被漏掉。在“改过之法”里有这样一句话:“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意思是说,-个人要想获得福分,远离灾祸,不要先想着如何行善,而是先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事实上,改过就是最大的善。正如《左传.宣公二年》中所记载的一?句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改过之法,重点讲到了改过需要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种心,便他改正过失,就像年冰遇到了春日样,必定能融化废水,耻心,详见第四章讲述的“知耻近平勇,教孩子从小就有喊如耻节。

采取行动去改正过失。而知耻的人,就已经接近勇敢了,正所调“知联近平勇”。

(4)谦德之效。

讲的是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要谦卑,而不要做慢,所谓“做不可长,欲不可纵”。而且(易经》64个卦象中,唯有“谦卦”是“六交皆吉”,由此可见“谦虚”之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要处处谦虚。在“谦德之效”的最后,了凡先生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于我”,这就再次强调,要立定志向,要重新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要积德修福,还是要谦虚,《了凡四训》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体悟,去实践,教好自己,再教孩子。一位智者曾说:“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于子女同通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诵读此书,则师道尊严、教育落实;为官者,诵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当下转念。”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认识此书,践行“四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学数学 自学网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jdh

广告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