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的一段话,让人非常有感触,我很认同,他说:?“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践行。”?的确是如此,家庭好了,孩子的教育就好做了。而家庭好的基础在于夫妻关系的和谐,也就是说,好的家庭关系才是孩子幸福的基础,也是他成人成才的基础。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而好的家庭氛围(夫妻和睦,孝养老人)又胜过好的亲子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是五伦关系(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即上下级有义、朋友有信)的核心,所以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定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因为先有夫妻关系,之后才会有父子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关系。
总之,父母的教育思想如果永远都达不到统一,就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思想不统一,对孩子造成的最严重、最面列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此外,还容易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的然地心理。
有个孩子就曾写过一篇名为《我爱妈妈,我恨爸爸》的作文。因为父亲对他要求严格,信奉“棍棒教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于是对他动辄打骂,而母亲则对他过分溺爱,只要父亲一管,她立马过去挡驾。
久而久之,孩子认为母亲很爱他,而父亲很恨他,当然,他也开始怨恨自己的父亲,他甚至在一个日记本上专门记着父亲对他的那乡“恨”。他还在作文中写道:弱“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妈妈逃离父亲的身边!”
事实上,父亲是“爱之深,责之切”,爱孩子的初衷是好的,当然,不否认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欠妥当的,甚至是带着一些功利心和情绪在里面的。但更重要的是,在母亲溺爱的强烈对比下,孩子认为父亲是恨他的,所以他才想要带着母亲一起“逃离”父亲。可见教育思想不统一.,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危害,真的会扭曲孩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