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今天有一些做父母的是不读书的,或者是很少读书的,他们遇到问题一般去上网搜索答案,或者是订阅一些育儿类的微信公众账号,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我不否认这些做法当然有一定的效果至少比什么育儿常识都不学要好得多。
不过,这需要去分辨,去判断对与错。因为网络上的资料转来转去。已经不知道原作者是谁了,到底有没有实用性,到底正不正确,有没有效果微信公众账号上的内容也是如此,原创内容非常少,大都是从互联网上转登而来,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然会存在一个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的问题。
再有,这两种学习模式都是碎片化的,难以成系统,对父母提升育儿理论与实际水平帮助有限。另外,父母看手机或上网,即使是在进行各种有益信息的查询,对孩子也会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他会认为父母是在休闲,是在玩儿;而且无论成人是否承认,这个过程都是在忽略孩子,而孩子也会有一定的孤独感产生, 认为父母不关注他。
所以,最好还是阅读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书籍。
不过,读书也会存在一个问题一是不是书上的教育方法都正确,都有效呢?
这些年,我翻阅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每本书好像讲得都有道理,但仔细一思考,发现道理和实用方法是两回事。尽管有些书也在讲教育方法,那些方法似乎也很有效,但是我却发现,方法的有效期并不长,有的甚至就管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副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可见,由于书的作者不同,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同,还有的是东西方教育理念不一致,等等情形,都不能100%保证“ 书上的教育方法都正确,都有效”,所以,即使是读书,也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鉴别,正如《孟子.尽心下所提到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方法只给我们一种参考,或者是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