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家庭教育。即家长对子弟进行的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二是家庭教师。这两种释义都可以简称为是家庭教育?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这是谁家的孩子??真没家教!”在这句话里再次提到了“家教”这个词,但此处的“家教”所代表的意思跟“家庭教育”还是稍有差别的,它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家庭教养”,也就是说,“家庭教养”也被俗称为“家教”。没家教,反映出来的当然不是知识不够多,学问不够好,而是由于缺失家庭教养而导致的家风不良。
“真没家教”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刺耳的声音,只有当一个人无法忍受一个陌生的孩子在公共场合“胡作非为”时,他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显然,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听到这个声音后,一定会或多或少感到不高兴,甚至会跟说这句话的人“理论”一番。为什么?因为这个刺耳的声音是对孩子的否定,更是对孩子父母亲人的否定。尽管这个“真没家教”的声音很刺耳,但它的确不失为对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很好的提醒。
一天,妈妈要到单位去加班,因为家里没人看这个男孩,就把他带到了单位。本来。男孩在办公室里玩得还算好好的。可突然他叫着要吃棒棒糖。妈妈手上正在检查核对一些样品。就对男书说:“现在妈妈爱时间,一会儿忙完再带你去楼下买。”
结果,这个妈妈刚说完,男孩就发飙了,扯开嗓子对他妈妈破口大骂,骂声不堪入耳,而且还从别的办公桌上拿起东西砸向他的妈妈。他妈妈当然很生气,就转身要去打他,结果这个男孩就跑开了。等妈妈回头再开始工作时,男孩又回来开始骂他妈妈,还是继续扔东西。办公室有个同事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想去劝男孩说:“好孩子,怎么能这么对待妈妈呢?”结果,这个男孩又拿起一个矿亲水瓶子砸这个同事。
这时候,他妈妈的脸色已经被为难看了,但好像也很无奈。最终,男孩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祥品,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又在上面使动跺了好几脚
令人更加意外的情形发生了一–妈妈竟然说:?“好吧,走,给你买糖去!”
妈妈妥协了,男孩胜利了,留下办公室的其他同事都回不过神来了….
事后,这些同事一致评价这个孩子“真没家教”,这个妈妈“不会教育孩子”….
类似的场景,可能我们都不会太陌生。其实除了“没家教”之外,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妥协也是有巨大隐患的,买糖:不但没有解决核,因为以后还会在公共场合撤泼,从本质上看来,买糖的行为恰恰是对陔子撤泼行为的加奖,所以后患无穷…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来。比如,一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有教养,有优秀的品格,有好的成绩,人们一般也会问:“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呢?”这里,孩子的“施教者”一般是指他的父母,而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
说到底,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如果家庭教育做不好,学校教育想做好,是非常困难的。社会教育亦是如此。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是否能够真正获得成功,获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