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脸三月的天,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他们天真可爱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
孩子发脾气尽管不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但尽早学会控制脾气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性格虽然是天生,但情绪的表现方式却是孩子通过后天模仿习得的,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摔摔打打,破口大骂,那么耳濡目染之后的孩子同样也会经常以不好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还有的父母在面对外人的时候非常能够控制好自己,可以一但是和孩子沾边的事情就总是没有办法好好控制,仿佛孩子的行为就是他们心情的晴雨表,做好了就晴空万里,做不好就乌云密布。
孩子的内心非常细腻敏感,他们能够很敏锐地体察到父母的情绪和内心,如果从一开始家长就能够控制自己,并且不会对孩子随便发脾气,那么他们在后来就能够学会即使自己心情不好也不轻易发泄。
孩子很容易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产生内心不安,当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排解的时候,就会运用本能去排解压力,也就是发脾气或者是破坏行为来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正确的做法并不是阻止他们的行为,因为百堵不如一疏,强行不让孩子发泄内心的情绪,有可能会造成他们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孩子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太多的父母只看到了孩子发脾气之后造成的困扰,却不愿意花费一点时间去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忙着阻止和责备,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就很容易陷入自责的误区,从而导致自卑。
大多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归咎起来其实大部分有两个原因: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需求分为心理和现实两种,比如说想要一样东西,家长不同意给买,又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家长没有重视。
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闹脾气的一面,要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分析,不要忽视他们的内心和生理需求。
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解决
因为挫败感而发脾气的情况不在少数,不要说是小孩子,大人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内心同样会产生焦虑和压力,这种内心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更是成倍的。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能力限制,当他们因为做不到而发脾气的时候,可以伸出援手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发了脾气,家长要如何应对呢?首先向自己的情绪投降,听之任之是最不可取的态度,孩子发脾气之后父母首先自己要保持冷静,不能只是单纯地以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去简单应对。
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不能因此而得到什么,要让他们知道不管是想做还是不会做,发了脾气之后该做的还是要做,除了让自己更生气之外,发脾气不能对事情有任何帮助。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也要时刻保持对外人一样的内心状态,适当地“装”一下,保持良好的修养,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榜样。
其实孩子的表现就是大人的翻版,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就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很多孩子发脾气的样子就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家长如果有问题而不自知的话,看一看孩子就全都明白了。
有经验的父母应付孩子发脾气的方法大致有4种:
大声斥责不如和风细雨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发脾气之后,比孩子还激动,大声斥责甚至会出手打骂,其实这就已经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了。
孩子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表现,错就错在父母原本就用了不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从而让孩子无法正确传达情绪。
大声斥责能够马上让孩子停止,但却无法疏导他们的内心。治标不治本的后果就是下一次可能孩子会变本加厉的用更加激烈的方式去发脾气。
面对孩子莫名其妙的犯脾气,父母很少有能够继续保持淡定的,但身为大人就是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能因为孩子是自己亲近的人,就可以随便对他们发泄情绪。
要明白大声训斥未必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孩子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个时候讲什么道理他们都听不进去。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和风细雨的态度首先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自然他们也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找到孩子发脾气背后真正的原因,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家长想象的那个样子,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之后才能了解原因。
不要让坏脾气破坏了沟通的氛围,更不能蒙蔽了真相,家长一定要明察秋毫果断作出判断,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