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心,就是一个人努力向上、立志有为的一种心理品质。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有的孩子为什么缺乏这种动机呢?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不当。孩子原来有上进心,但是父母对他们的,不屑一顾。他们不一定缺少能力,但是经常受到指责、批评,甚至受到讽刺、挖苦,从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努力。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的自信心降低,而没有自信心就很少有进取心。那种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自己、对未来、对现实的信心之上的。
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中,父母本身缺乏上进心工作不思进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视孩子情感与智方面的需要。他们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行为指导和要求,极少和孩子谈话、游戏、讲故事,压抑了孩子的上进心。
三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孩子年龄较小,生性好玩,不能对自已作出正确评价,不能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励。
孩子强烈的上进心,首先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这种不懈的追求,焕发出一股不断向上的力量,所以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孩子为实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上进心。
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生活中最为强大的力量。你可以通过给孩子们鼓励,并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予以肯定和赞赏,来让孩子们振作精神,拼搏进取,勇于创新。你不必总是对孩子们的每种做法都表示赞同,但你应当让他们时时刻刻都坚信,你是他们前进途中的坚定支持者。
“给你的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然后肯定和表扬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这是每一个父母的职责。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取得胜利的乐趣,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你和其他成年人聊天时,倘若孩子在场,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向对方夸奖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你也可以通过鼓励年少的孩子去达自己的观点,来培养他的独立意识。”
在激发孩子上进上面,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要经常给孩子讲成功人士是如何成才的。要让孩子有机会多看些有积极意文的电影、电视、书报,使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要启发他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树雄心、立大志,并下苦功学好真本领,要落实在行为表现上,切忌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青少年善于模仿,加强直观感性的教育,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要使孩子有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一方面要让孩子懂得人为什么要进步,怎样才能进步:另一方面使他们学有榜样、做有目标。
石头只有在撞击中才能冒出火花,孩子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不天用能自发产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名方面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激发,并使这种外在压力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