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很聪明,可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在家里写作业时注意力又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成绩。
其实,孩子的注意力是可以在培养中形成。如,孩子坐下来刚学习时,父母可以让他们学习最感兴趣或较容易的东西,待精神集中后,再学习其他东西,这样效果会好些。
有个教育研究所,曾把一些学习好的孩子与学习差的孩子混编在起,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验。结果发现学习好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即学习好的孩子能长时间地精神集中在学习任务上,而学习差的孩子在学习时总是心猿意马,不能专注。
要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注意力,父母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知识学习十分重视,但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认识不深。实际上在入学前,家长不要只着力于抓孩子的识字、写字、背诗、数数等,更要帮他们养成仔细、耐心、专注的学习习惯,教育他们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这件事是有趣还是无趣,是易做还是难做,都必须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而不能分心旁顾。
2.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
家长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一般不宜太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一7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7一10岁的孩子为20分钟,10一12岁的为25分钟左右。
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让孩子放松活动或休息下。孩子疲劳了就让他们动一动,喝点水,吃点东西,切忌一天到晚都强迫孩子坐着一动不动,?越是这样,孩子就越不能专心。
3.保持孩子学习环境的清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地方忙这忙那,或出出进进,更不要从事些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如看电视、聊天、打扑克等。否则长此以往,孩子势必养成东张西望、心神不定的不良习惯。所以在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也能坐下看点书读点报,或做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4.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家庭活动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新观,比如玩拼图、搭积木等,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专性的习惯。此外,孩子在玩激戏时常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其聚精会神的时候,家长切不可随意打扰、干涉。因为此时不断地干扰孩子,会弄得他们一阵急、一阵恼,不利于他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