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四岁的孩子,他凡事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且活发,但就是不愿整理自己的东西。孩子玩过的地方,就好象战场般凌乱。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整理东西的习惯呢?
也许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其实自小培养主动整理的习惯非常重要。通常被指责为散漫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整理的习惯,只会弄乱不会整理。由此,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一定很难胜任,甚至在情绪上都很难安定下来。
要培养孩子整理的习惯,必须让孩子认为那不是强迫,而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当孩子结束游戏时,妈妈如果以“我们把类似的东西聚集在起好吗?”来引导孩子,孩子就会认为整理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是有趣的游戏。
我们可以试着先从玩具及孩子平时使用的物品开始做起,当这样的方式为孩子所熟悉后,再慢慢将范围扩大至抽屉、书柜或是厨房的柜子等。
让孩子帮助做家务事,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得孩子对整理产生兴趣,也是一种好方法。
我们不妨试着对孩子说:“从今天开始,整理洗碗槽是你的责任哦!”然后当孩子遵守并完成时,就提供给孩子他所希望得到的奖励。
就算一开始因为负图奖励而去整理,一旦养成习惯之后,就算不是刻意要求
他,他自己也会养成整理的习惯。因为孩子亲身感受到,整理过的物品不但外观好看,而且以后还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单止言谈习惯等对孩子的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们都能增进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能力:而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过来又会促使其他各种习惯的养成,所以,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在这些习惯中,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在生活中才脱离低级趣味。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往往开始于学习。谁学习得好,较多地占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成果,谁就有可能使理想如愿以偿,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