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离不开思考。只有注意力集中,读书才会有收获。事实上,就思考本身来讲,也是种学习方法。倘若读书只是“雨过地皮湿”, 不愿动脑子去思考,即使读了万卷书,也仅仅是读读而已,不会有在的收获。
卢瑟福是个大科学家,一次他走进实验室看到一个学生伏案工作,便走过去亲切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呢? ”学生道:“我在工作呀!”卢瑟福又进一步问:“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 ”学生自豪地仰起脖子说:“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卢瑟福迟疑了一下说:“那么这样-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有些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很忙碌,每天争分夺秒地看书学习,如果向一个简单问题,他也能回答出来,可是如果问他一个比较深 入的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这样的学习效率显然是不高的。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也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曾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林英豪同学,他的父母认为思考远比记忆珍贵,因此从小就刻意培养他的思考能力,给了他许多提高思考能力的训练机会。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经常问个不停,父母针对他的提问,教他一些常识,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教材,通过巧妙安排,培养他的思考能力。通常他有疑问时,父母总要让他自己先想想而不是马上给他答案。偶尔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稍作一点提示。如果实在是自己找不出答案来,父母才会告他答案,这样林英豪的父母经常是出些问题让他去解决,让他从中多方思考,探索,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开拓思路,从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中。找出最好的答案来。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我们要掌撑思考这开窍的钥匙。 不论学习什么知识,还是以重事那种工作,都要经常思考。找出更好的办法,取得更大的效果。从而在得更多的成功。要经常自言自语:“我是要创造历史。 还是死记他人创造的历史呢?我要创造历史!创造未来!”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由此促进思考,避免以情性为借口。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思考本身是很乏味的、抽象的、让人速来的,这与使人昏昏欲睡的认识不无关系。那么,思维导图在帮助并启动我们思考方面就显示出了特有的魅力与价值,成了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的创造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