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位爱国主义思想家,叫顾炎武。他从7岁进入私塾学习开始,就非常喜欢读书。据说,他不仅然读了《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儒家经典十三经”。而且能够背诵。
顾炎武超人的记忆力并不是天生的。他从小就用背诗文的办法来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把一本书背下来以后,总是经常复习,反复背诵。他曾经给自已规定,每天必须复习两百页读过的书,不复习完决不休息。他用这个办法,便读过的书能够终生不忘。
顾炎武这样勤奋地读了二十多年书,到他45岁时,除了古代的经史子集等着作以外,他还读完了各州、各府、名县的地方志和朝廷大臣的奏疏等共一万二千卷,阅读书籍的总数达到好几万卷。在他的家乡,再也找不到他没有读过的书了。于是,顾炎武开始周游天下,遍读天下的书。
顾炎武骑着一匹马,然后用另外两匹马和两匹骡子驮着自己的书,开始了长途旅行。他一路走一路复习自己读过的书。到了一个地方,就向当地人了解风土人情、名胜特产、历史传说等等,然后一一记录下来。如果发现与书本记载不相符合的地方,顾炎武就详细调查,把考查的结果记在书本有关章节的旁边。顾炎武经过长期读书和积累,写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和《日知录》三十卷等着作,成为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