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悬南朝木未年的一位儒学大师,南未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王世充等,都当过他的学生。
徐旷幼年时,因为战乱频繁,全家人在逃难中离散了他和寄哥文林流浪到河南的惬师县。为维持生计,哥哥去给别人卖书赚钱,他在家里做饭,哥儿俩过者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哥哥的工作给徐旷的学习创造了条件。白天,哥哥去卖书,徐旷做完饭就到山上捡些枯柴回来。晚上,哥哥把卖剩下来的书回到家里,徐旷就用枯枝点火照明,专心致志地阅读。由于这些书第二天要拿出去卖,卖掉就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必须读得很快。徐旷常常一读就是一夜,每天都读好几本书。他读书虽然快,但也能够融会贯通,边阅读边思考,所以读书的效果很好。仅仅几年工夫,他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这些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有一次,京城里来了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先生,在太学(古时候官办的最高学府)里主讲《左传》。徐旷去听了几次课,发觉老先生并未阐明《左传》的精妙之处,就和老先生辩论起来,最后老先生不得不承认徐旷的见解中肯。
后来,徐旷因为学问出众,被朝廷推举到太学讲授“五经”。由于他功底扎实,基础雄厚,讲起来举例生动,论证有力,使听讲的人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