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语言是很有分量的,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心境,所以在生活中多善言、不要恶语伤人。
有一个年轻人,他非常优秀,可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
他的父母和朋友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禅师,年轻人对禅师非常不尊敬,大家都在指责这个年轻人,但年轻人却振振有词地说:“不就是几句话么,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吗?”
禅师听了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多人包括这个年轻人都围在了这个禅师的旁边,听禅师讲故事:
有一个人从深山里捡到了一只小狗熊,并一直养着这个狗熊。有一天这个狗熊把邻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邻居于是找上门来。
他很生气,拿起棍子对着狗熊就是乱打,而且边打边骂:畜牲始终就是畜牲,我白养你了。打完后,他把狗熊赶出了家门。
第二天,他后悔了,可是狗熊已经走进了深山。再也找不到狗熊了。
过了很久,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他碰到了一只老虎,手无寸铁的他想:“糟了,这次死定了”。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命运的审判。
突然,他听到了搏斗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那只狗熊回来了。
狗熊把老虎赶跑了,他高兴地上去爱抚着狗熊说道:“太好了,上次我打了你还疼吗?你跟我回去吧!”
狗熊说:“早就不疼了,可是你说过的那些话却还在让我疼,而且很疼很疼。”狗熊说完头也不回就又回到了后山中
禅师的故事讲完了,大家都在感叹说过的话竟然会有这样大的伤害,可这个年轻人依然不屑一顾,不以为然。
禅师又从口袋里取出了几颗钉子对年轻人说:“你把这几颗钉子钉在树上吧!”年轻人按禅师的话去做,把钉子钉在了树上。
回到禅师身边,禅师又对他说:“你去把钉子取下来。”年轻人有点生气,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回到了树下准备把钉子取下来。
年轻人费了半天的劲,用各种工具折腾了半天才把钉子取下来。
禅师来到了年轻人身边,用手指着那个钉子留下的痕迹说:“就是拔出来,那又能怎么样呢?树干上不是还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吗?就像故事里的狗熊一样,虽然棍子留下的疼早已消失了,可是那个人说过的话对它的伤害却是终身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