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呢?根据孩子的兴趣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因为,兴趣最能点然人的激情。
有一位可敬的父亲,他的儿子因学习成绩不好,长期受挫而厌学,不得不辍学在家。面对一个12岁刚上初-一的男孩不能上学,’父亲没有抱怨、打骂孩子,也没有求人托关系,找门路复学,而是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竭尽全力点燃孩子的激情。父亲发现孩子在家无聊地拆卸家中的小闹钟,便觉得时机到来了.他对儿子说:“你想办法将它装起来呀。”儿子一脸的无奈。父亲没有责骂,而是与儿子商量,星期天一起去书店买一本组装周钟的书,儿子欣然同意。
结果,父子俩用整天的时间,对照着书,将闹钟拼装了起来,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父亲便借机说:“孩子,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可以帮你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它会增添你的生活乐趣,读书其实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你说对吗?”孩子默然无语。
为了进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位有教子智谋的父亲,用较高的价钱将一位电器修理师请到家中,让他对着书本,讲解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的知识,让孩子学习拆装家电一一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工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又在实践中尝到了乐趣,不但复学读书,而且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了一名很有造诣的物理学博士。
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时候,不应总用“未来找不到工作”,或是“我揍死你”来吓唬孩子,那样,孩子对未来没有憧憬,就更不可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父母应当像上述事例中那位父亲学习,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因势利导,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对孩子要坚持鼓励,不批评或少批评。同时,父母千万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比。
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和智力等条件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有上进心,父母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去同别人家孩子长处相比是很不的妥,比越比越让孩子“无处藏身”越比越让他“敌视”优秀生,也更厌恶学习,结果是使教育进入了“恶性循环”。
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会有进步。比如,当孩子的语文好,数学差时,做功课时可以让他先做语文作业,再做数学作业,如果程序相反,不仅数学做不好,语文也不会有进步。在做数学作业时,也要让孩子先做些简易的题目,然后再让他做些较难的题目。在考试时,也要告诫孩子要先易后难,这不仅能增强信心,还可克服考试恐惧症。孩子的每-次成功,对他都是一种激励。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过分地责难孩子,这样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他寻找失败的原因,使他明白怎样做才能避免失败。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要惧怕失败,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编著:尤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