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自学网 入心教育 千古难逢的胜缘 将军与禅师的因果故事

千古难逢的胜缘 将军与禅师的因果故事

佛在经上说,人不是只有一世,如果只有一世,死了也就算了,那就简单了。问题是人都有来世,一切有情也都有来生。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债。你躲的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躲得了今生今世,躲不了生生世世。所以《大…

佛在经上说,人不是只有一世,如果只有一世,死了也就算了,那就简单了。问题是人都有来世,一切有情也都有来生。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债。你躲的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躲得了今生今世,躲不了生生世世。所以《大宝积经》上讲,「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还债的时候不是少一点儿,就是多一点儿,来世再互相追讨,永远扯不清,没完没了,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太上感应篇汇编》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在宋朝有一位禪师,年轻的时候因為喝醉酒,跟人家争夺钱财,结果奋力一击,那个人当时就死掉了。那时候,这位禪师是正值年少,还没有出家。惹了这个祸端以后,他就畏罪潜逃,跑掉了。后来远走他乡,就落髮為僧出家苦行。他出家以后,修行非常地精进,而且能够吃苦耐劳。后来得到了大彻大悟,成为了彻悟的大禪师,而且能够开堂说法。

所以,禪师开悟以后,他自己也知道因果不空,就像安世高大师还两次命债一样。到后来,禪师开堂说法,他的学生已经达到数百人了。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沐浴完了以后,就陞座说法。然后他要向大眾了一桩,他个人的因果公案。他告诉大眾说:你们现在保持安静,不要动,也不要说话,「看老僧了四十年前一桩公案」。

四十年前,也就是他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误杀了一个人。但是他后来学佛开悟了,知道因果循环,就跟大眾宣布:「看老僧了四十年前一重公案」。他在那边端坐入定,静静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时刻,有一营部队开过来了。带头那个将军,迎面就拉了弓箭,準备要射杀这个禪师,然而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只见禪师对他合掌,说:「老僧奉待已久。」就是他本人,我已经等了很久,就等这个公案到来。

这位带队的将军,内心也很惊讶。他说:我某人跟这位禅师并不相识,怎麼一见面,我就很想杀你呢?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我[不悟其故],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禪师就说了:「欠债还钱,公平交易。」他开悟了,他没有我执了,俗话说,他誓死如归,不会贪生怕死。因為他知道,自性没有生死。死了,只是为了了这桩因果公案。禅师接着说:「但请下手,不必迟疑」。

然后,他告诉下面的徒弟,说 :「我死后」,你们好好招待这位带兵的将军,请这位居士吃一顿饭,再把他送回去。你看多潇洒,他还这个命债,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交代他的徒弟说:不可以有半句话生瞋恨心,或是归咎於他,也就是叫他们不要报官处理。你们如果违逆我这个意思,就是「逆天悖道」,不敬师长,「非吾子弟也」,就不是我的徒弟。这位将军见状,就更加惊讶了。将军坚持跪在禪师的前面,说:你给我说个明白,為什麼你会这样交代?為什麼我想要杀你?你跟我说个明白。

禪师就说了:「公两世人,故忘之。」这就是说,你已经是第二世了,我还是第一世。两世已经过去了,所以你忘记了,这叫隔阴之迷。我是第一世,所以我没有忘记。然后,禪师就把曾经為了钱,误杀了那个人的事情,重新再讲一遍告诉他。这位带部队来的将军,他不识字,结果突然就站在那边,大声的吟唱一首偈语出来,这个偈子写得很好。你看,他不认识字,但是他就能把这首偈语写出来。怎么写的呢?他说:「怨怨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将军说完:「手持弓箭,屹然立化」,当下就这样站著往生了。禪师下座,為将军剃度,而且给他取了法号,「更衣入龕(kan)」。禅师自己本身,也跏(jia)趺(fu)别眾,跟大眾告别,坐化了。

这是发生在宋朝的事情。将军与禅师,一个是立化的,一个是坐化的,这实在是佛菩萨在表演,表演一桩三世因果给我们看。这个地方就可以做一个结论了,杀人在四十年前,偿命在四十年后,索债虽然晚了一点儿,还债都是一样的。还好这两个人,都是大手段的人,大手段就是大根器的人。所以能够「怨家路上,劈面相逢。」我们现在,走在这人生路上,难道我们没有碰到我们的冤亲债主吗?有,有些是自己的眷属,有些是自己的兄弟,有些是自己的妻子,有些是自己的丈夫,有些是自己的小孩子。这叫「怨家路上,劈面相逢,而恶对头,反成好因缘耳。」两位菩萨都明了因果,解冤释结了。

所以六祖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ma)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自性是跳脱善恶对待的,顺缘跟逆缘都是修行的好因缘。正如此处,虽然是两恶对头,我们看两个人,一个是欠前世的命债,一个是要来讨债的。两个人对头,反而是成就道业的因缘,「反成好因缘」。所以老法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是好人、善人,一人是坏人、恶人,一个是你自己,看你会不会修?

将军此来,是要杀死这个前世债主的,却因此而修行证道。如果不是真正得道,这位将军他必然不肯放下这个债而又不讨。而「禪师之待催债主,解结生天」,与此因缘之中,禅师也了却一桩因果,解冤释结了。此处生天,不是天道,而是极乐世界。这真是千古难逢的胜缘。

学佛推荐: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恭闻南无羌佛法音,修学《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和《什么叫修行》,才是最正确、快捷的学佛成就之道。

欢迎转载,利益大众,功德无量,正修佛教网:http://www.hczxy123.com/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学数学 自学网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xxsx

广告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